對於黃金這種傳統上較為保守的投資工具來說,收益一般都比較溫和,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漲幅間隔也會很明顯。 但金價過去 18 個月翻了一倍以上,至少可以說是讓市場有些措手不及。 的確,黃金從兩年前的今天(2023 年 10 月 16 日)每金衡盎司 1821.38 美元的水平,上漲到了剛創下 4241.48 美元的歷史新高,而且沒有跡象顯示這樣的漲幅會很快放緩。 央行和金融機構的購買需求依然強勁,而越來越多的普通零售交易商也對貴金屬產生了新的興趣,或者擴大了他們現有的持有量,因為今年貴金屬的回報甚至超過了股票市場。
當然,眾所周知,黃金是典型的穩定資產,在缺乏任何合適替代品的情況下,黃金的吸引力與日俱增。 聯儲會最近轉向採取較為「鴿派」的貨幣政策,也帶動了需求,因為較低的殖利率讓原本就不怎麼受歡迎的法幣更沒有吸引力。 一般而言,我們也會看到股市興趣增加,但全球最大兩個經濟體中美之間的全面貿易戰,以及美國和其他地區的整體經濟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都削弱了市場對較高風險資產類別的需求。 本文中,我們將探討所有這些因素以及更多因素如何塑造 2025 年的黃金市場,同時展望新一年的金價走向。
貨幣貶值
雖然黃金價格的增長確實蔚為壯觀,但這並不是憑空發生的。 黃金的需求肯定是受到全球不安全和通膨的推動,但每年近三位數的漲幅是這些因素與作為財富儲備的法幣持續衰退共同作用的結果。 即使是美元、日元和瑞郎等傳統避險貨幣,在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比率創下新高、債券殖利率飆升的情況下,吸引力也大不如前。 儘管美國 10 年期、20 年期和 30 年期國庫債券收益率均高於 4%,但資金似乎仍不準備放棄黃金,轉而換取法幣的紙面承諾。
G10 債券現在都受到質疑,「全球債務貶值交易」不再是邊緣的口號,而是全球資金恐慌的證據,因為他們意識到財政算式不再正確。 在看到「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能夠對它認為有問題的國家的法定儲備做什麼之後,全球央行囤積黃金已有一段時間。 雖然這對黃金在過去 2-3 年的漲勢肯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過去 12 個月的牛市卻帶有「真金白銀」的味道。 正如 SPI 資產管理 的 Stephen Innes 所寫:“[市場開始將] 通膨視為一種策略,而非一種事件。 投資者開始‘消化’政策制定者不會大聲說出的事情:債務將會被通膨沖走。” 在此背景下,投資者自然會偏好實體資產而非可替代的通脹性法幣,而且由於許多人還未準備好接受加密貨幣,黃金自然成為了他們的選擇,而且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黃金仍將受到追捧。
缺乏替代品
眾所周知,黃金具有對沖通膨和波動性的作用,近期的黃金漲勢中肯定也包含了一些這類買盤。 然而,今年金價的快速和異常高的漲幅無疑也是由投機性購買所推動的。 美聯儲早在 2024 年 8 月就啟動了降息政策,利率從當時的 5.5% 降至目前的 4.25%,這應該有利於股票等風險較高的資產。 然而,標普 500 指數和納斯達克 100 指數在過去 12 個月分別只上漲了 14.7% 和 22.7%,而傳統上較為保守的黃金在同期則賺了 57.5%。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多方面,但其中最主要的仍是持續的地緣政治不確定性,而這一不確定性的體現就是中美兩國現在全面開打的「貿易戰」。 中國宣布擴大對其重要稀土礦物存貨的出口管制,而美國則威脅要對 「所有關鍵軟體 」徵收 100% 的關稅和新的限制措施,以示報復。 加上 10 月中旬生效的每噸 50 美元的雙邊港口費,情況更加惡化。 美國的科技業肯定會受到最嚴重的打擊,而且由於美國股票市場目前大部分都是由 Mag 7 所帶動,不得不預期股市仍會受到抑制。 但股票的損失幾乎肯定會成為黃金的收益,尤其是鑒於年底前還有額外的減息計劃。 美國監管機構今年將至少再減息兩次,這將使其基金利率自新冠疫情以來首次低於 3.8%。 由於資金的去處不多,黃金很可能會因為持有的機會成本下降而有更多的資金流入。
在 Libertex 交易黃金和其他 CFD
您可以透過 Libertex,交易各種資產的 CFD:從股票、ETF 和指數,到加密貨幣、期權,當然還有大宗商品,應有盡有。 除了黃金 (XAU/USD) 和白銀 (XAG/USD)的 CFD 產品,Libertex 還提供其他各類大宗商品的 CFD 可供選擇。 欲知詳情或開立實時交易帳戶,請立即前往www.libertex.org/signup!




